大皖新闻讯 为了盘活存量低效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肥高新区近年来以“减存量、降增量、提质增效”为总体目标,打造“14451”模式,创新试点“土地管家”,让数千亩闲置和低效用地获得“新生”,也让众多创新创业有了用武之“地”。 搭建平台 促进项目嫁接新生 A公司于2015年取得合肥高新区约30亩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项目规划4栋单体,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于2017年2月前完成全部建设。但截至盘活时,尚有1栋未完成建设,且已建成的1栋单体,由一家公司承租并二次出租给二十多家企业。 为了盘活用地,合肥高新区会同“土地管家”开展走访调研,认定该项目地块次承租用户较多,如果采用二级市场转让,租户清退的风险较大,新项目落地也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土地管家”积极协助A公司清退承租用户,合肥高新区则依托全域治理土地供需服务平台,通过土地供需对接会等形式,多渠道寻找符合产业规划与定位的优质企业。最终,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方式,成功受让A公司项目地块,计划在项目地块上建设总部及高端特种装备产业化项目。项目成熟后,预计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税收不低于1620万元。 府院联动 协助项目自救升级 B公司于2006年取得高新区约15亩工业用地,但2018年以来,项目用地亩均效益低下。2020年7月,B公司因经营问题未清偿到期巨额债务,深圳福田法院裁定执行项目地块土地及房产。在企业陷入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合肥高新区会同“土地管家”积极协助企业,共同探讨升级自救的途径。 “我们立足合肥高新区主导产业方向,与深圳福田法院深入交流,法院完全采纳高新区设置的拍卖条件,确保落地项目可行可靠,‘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溢出效应。同时,合肥高新区组织土地供需对接会,吸引发展前景好、产业导向好的企业前来竞拍。” 2022年10月,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竞拍取得项目地块,计划在该地块新建农业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年利税3000万元。如今,该地块已完成交接,企业对原有办公用房已进行整体装修并入驻,项目地块整体升级方案正在编制之中,该地块即将焕发新的生机。 合肥高新区全域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在闲置和低效用地全域治理中,高新区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及规划要求,精准对接项目招引,确保竞拍企业的质量与效益,从而更加高效地盘活土地资源,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省首创 双翼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之下,深入挖潜闲置和低效用地存量、源头防控闲置和低效用地增量、探索以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全域治理模式,已成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核心区,合肥高新区一直敢于创新,引领时代之先。针对当前土地治理难题,合肥高新区探索打造了闲置和低效用地全域治理“14451”模式,即以“亩均论英雄”为引领,围绕项目招商、供地、监管、退出四个阶段,构建土地评价标准、监测预警、监管执行、健康修复四个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社会、纪检五种手段,用全域治理的系统观,优化营商环境,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此,合肥高新区还在全省首创了“健康体检+土地管家”制度。 “健康体检”用法律和行政的“硬核”监督,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土地管家”则引入律师、会计师、城乡规划师、土地评估师等第三方专业力量,以“柔性”协力提升政府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通政府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刚柔并济”,激发了土地全域治理聚合叠加效应。 2021年以来,合肥高新区共盘活3000余亩闲置和低效土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3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完成千余亩闲置和低效用地处置,进一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夯实土地要素保障。”高新区全域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府院联动”“税政互动”等全域协同工作机制,完善“健康体检”,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同时当好“土地管家”,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入探索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服务机制。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张思平 |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9月26日讯9月25日,泰安市泰山区召开新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梁争誉忙着处置资产的万科在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