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杜玲玲 通讯员 张瑾 宁波市镇海区纪委监委通过室组联动,对国企房产“阳光招租”大数据监督应用预警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宁波市镇海区纪委监委供图 9月底,宁波市镇海区纪委监委“阳光招租”大数据监督应用通过数据对比,发出一条红色预警:招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街道下属国企)国有房产租后维修经费异常增长,存在虚报冒领或利益输送涉嫌。针对预警信息,该区招宝山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快速核查,查实该公司维修部经理施某、维修班班长胡某分别收受项目承包方送予的财物。10月,施某、胡某均受到政务处分。 国有房产长期以来一直是监督的盲区。2021年底,根据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宁波市镇海区聚焦国企领域公权力监督,试点打造国企房产“阳光招租”大数据监督应用,以数字赋能撬动监督模式变革,推动国企房产管理规范化、智慧化,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该应用作为省国有房产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组成部分,列入浙江省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 分布广 价值高 国有房产“跑冒滴漏”风险大 国有企业房产分布广、基数大、种类多、价值高,日常管理易产生诸多漏洞。此前,镇海区在开展国企专项巡察中发现,某区属国企因下属企业改制等原因,导致部分房产权属不清、产权不齐,15处国有房产未列入单位固定资产目录,此外,该国企还存在个别房产被占用问题。该类现象不仅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更给任性用权、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留有空间。 除产权复杂产生监管盲区外,国有房产租赁中的内部决策、合同租金管理等环节也隐含较多廉政风险。去年年初,镇海区纪委监委围绕巡察反馈意见,以问题为导向,督促区国资中心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着手开展国企资产数字化管理工作,建成了“国资慧聚全轨迹在线监管系统”业务端子场景。履行监督职能,区纪委监委探索构建“阳光招租”大数据监督应用子场景。 监督国企房产管理,摸清家底才能监督有“数”。开展大数据监督的第一步,镇海区纪委监委通过导入全区国有企业不动产登记数据和区国资中心登记的国有房产数据,构建监督模型摸清国企房产底数,并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排查。“预警问题中,我们发现98.3%以上遗漏房产为车位、杂物间等附属资产,日常管理不受重视,部分资产甚至属于失管状态。”镇海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王伟文介绍,针对以上共性问题,派驻纪检监察组压实整改责任,并督促区国资中心开展专项排查,严防资产“跑冒滴漏”。通过查漏补缺,全区将975处附属资产补齐入库到主体房产中。 “阳光招租”大数据监督应用上线后,通过对接区大数据、资规、住建等部门单位12套数据系统,实现数字资源多跨协同,有效消除了监督死角。截至目前,该监督应用共归集国企房产1009处,采集国企房产租赁经营基础数据4万余条,第三方数据50余万条,估值29亿元的国企房产纳入大数据监督体系。 小数据 大威力 招租情况全程在线晾晒 小数据看似不起眼,单个分析往往也体现不出价值,但一旦汇聚成数据链,构建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场景,实现碰撞比对,就能发挥巨大“核能量”。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镇海区纪委监委组成工作专班,围绕国企房产租赁内部决策、房产评估、公开招租、日常管理等19个重点行权环节,从案件查办、巡察反馈中挖掘共性问题,紧盯国有房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构建监督模型36个,建立了覆盖决策、审批到分类处置、管理维护等全流程各环节的监督规则,实现疑似违纪违规问题线索的快速捕捉。 2022年2月,“阳光招租”大数据监督应用通过模型数据碰撞,连续发出两条红色预警:宁镇路444号房产承租人连续多年拖交租金,但镇投(海江)公司仍两次与其续约;444号房产部分厂房拆迁,承租人补偿比例畸高。经调查核实,上述预警问题属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到,这处房产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以发现的预警问题为切入点,区纪委监委开展“组室”联动,深挖细查问题线索,查实承租“猫腻”的背后,是镇投(海江)公司原资产部经理杜惠达利用管理国企房产的职务便利,私自收取租金归个人使用,并谎称系承租人拖欠,此外杜惠达还存在贪污租金、收受承租人贿赂等涉嫌犯罪问题。该月,区纪委监委对杜惠达立案审查调查,8月,杜惠达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1万元。 “以海量数据为基础,通过精准设置预警规则、监督模型,突破了以往单纯依靠人工力量难以发现深层次、复杂性问题的瓶颈,切实提高了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镇海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目前,监督应用场景通过数据碰撞分析,发现国有房产非公开出租、违规转租、租金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产维修金异常增长等各类预警信息186条,办结178条。镇海区纪委监委运用“四种形态”处置29人次,追责问责12人次,留置1人。 举一反三整改 构建闭环管理机制 房产总数、在租数、空置数、租赁合同总额,这些房产状态统计情况实时呈现;数据池中的基础数据、归集的第三方数据分门别类;预警中心中,预警模型、红黄预警数、核查处置情况一目了然。镇海区纪委监委国企房产“阳光招租”大数据监督应用子场景通过整合业务平台、数据池、预警中心,实现一平台汇集数据、一键预警处置、一屏呈现处置结果,信息化技术让监督的“雷达”更加“耳聪目明”。 发现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目的。为进一步增强大数据监督工作实效,镇海区纪委监委工作专班建立了“预警—核实—处理—整改—反馈”闭环监督机制,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报告,对账销号。针对大数据监督中发现的领域性问题,派驻纪检监察组向区国资中心下发监督提醒书,督促主管部门针对预警共性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区国资中心新出台《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租赁管理办法》,重点对租赁方式适用情形、租金催收机制等内容进行细化规定,确保招租管理规范、公开透明、责任可查。同时,区国资中心首次明确全区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租赁价格评估必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接受外部监督,同时要求租金3年以上资产,科学合理设置租金增长率和正常机制,切实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拉紧国企廉政风险防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镇海区属国企房产出租率达96.6%,对比数字化管理和监督应用子场景使用前,国企房产闲置率下降7.9%,租金收益较此前增长15.52%。实践证明,大数据监督不仅有效防范国企廉政风险、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更有效助推国企房产提升使用效益,促进国企管理不断优化。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
9月23日,记者从贵安发展集团获悉,该集团旗下贵安城市置
河北雄安新区首个政府产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华序府项